辽宁新闻

信 息 总 汇

  不久前刚刚结束的中国·铁岭首届国际民间艺术节暨赵本山杯小品大赛,让本山和他的艺术、他成长的这片沃土再一次聚焦了全国人民的目光。曾几何时,赵本山的喜剧小品裹挟着亿万观众的笑声和赞誉,不知不觉中向我们走来。在中国当代小品艺术发展史和各个小品创作表演群体的背景上,赵本山喜剧小品艺术就像一尊浮雕,鲜明地凸现出来,以其强烈的艺术魅力,占据着中国小品艺术宝库中重要的一席之地。赵本山小品让世纪之交的中国充满了朗朗笑声。
       报道:李善远 张非非  摄影:马窦  编辑:郑阳 王超

赵本山:经常也思考一下

                          

搞笑亿万观众的艺术天使

“丑”角脸上灿烂的笑容
“旦”角俊俏的扮相 
扇子功也是很重要的
看我滑稽吗
  虽唱功了得,借用一下现代音响设备还是表演得更自如

  中国观众今天能享受到赵本山小品艺术,据说应该感谢的是姜昆。1987年,姜昆在辽宁铁岭偶然地看到赵本山的一场演出,之后他极力向中国电视台导演推荐赵本山,当时他说,辽宁有一名演员非常不错,他表演节目,现场观众有的笑昏过去、有的笑岔了气,还有的笑得犯了心脏病,他的舞台即兴和现场调动观众情绪都相当出色,相当有魅力,这个人叫赵本山。
    1990年赵本山一走上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辽北小品就在中央电视台生了根,每年的春节晚会要是没有辽北小品,观众就觉得这台晚会没有味道,十几年来,赵本山受到了亿万观众的深深喜爱。
    赵本山小品缘何能受到观众喜爱?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崔凯说,以赵本山为代表的辽北小品是根植于东北特有文化的一种艺术样式,带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韵味,正是这种原生态的东北味征服了全国观众。
    东北气候寒冷,广袤的松辽平原一进入冬天就是农闲,漫漫长日,"猫冬儿"的人们靠什么过活?弄个火盆土炕上围坐一堆,唱地方戏"二人转",讲故事、说笑话,你一句我一句,传统的,现代的,逗得大伙儿哈哈一笑,各种情绪、情感就都得到了宣泄。可以说,东北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逼生了属于北方特有的文化,辽北语言充满了生动、鲜活的因子,生命力非常旺盛,特别是地方戏"二人转",男演员就叫"丑",女的叫"旦",三分"旦"七分"丑",丑角在二人转里调解气氛,制造笑料,一串串即兴的说口,非常生活化,加之,东北人性格开朗、率直,说话一步到位,形成东北文化土层里特有的幽默感。
    黑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赵本山,他对发笑的艺术是如此稔熟,加之他骨子里天生的那种喜剧感觉,形成了赵本山小品独有的艺术魅力--把一切生活中的东西拿过来,经过赵本山的嘴一说出来,就是笑话。
    应该说,赵本山小品的生命线是语言,他那一口地道的辽北方言,因其特有的语法、语音、语汇而具有一种穿透力,他一张嘴就是一串串的疙瘩话、俏皮话、歇后语、练语,包袱抖得特别响,使观众深深地陶醉,他就这样以北方农民独特的幽默、夸张和滑稽瞬间征服了亿万观众。
  赵本山小品最大的语言特色首先是丰富、生动的口语,赵本山从"二人转"继承了一份重要的艺术遗产,这便是"说口",他不但能准确掌握传统说口的节奏和韵律,还能根据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用现代词语以及乡村俚语创造出崭新的说口风格,语言节奏鲜明,十分上口,富有韵味,而且内含一种极富魅力的幽静感,一张嘴便妙语成珠,最没效果的词
儿到了他嘴里也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喜剧效应,深得普通老百姓的喜爱。
    其次,赵本山小品的语言看似轻松,却耐人寻味,"就兴你们年青人连蹦带跳,又搂又抱,我们老年人就只能干靠。"《相亲》里徐老蔫一句话说到观众心坎里,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心里还有种酸溜溜的感觉,赵本山以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准确地抓住了各种人物的转折关系,也准确地抓住观众心理和情绪,每一句话、每一字都能和观众心理合上拍。
  赵本山塑造的"蔫哏"系列,是他艺术作品里最耀眼的一道风景,他疲疲软软、拖拖沓沓,话头里带滑稽,善良里有狡诘,不时甩个疙瘩口,甩个小包袱,冷不丁冒出一句让人忍俊不禁的话,小品《相亲》里,当马丫问什么叫"傻样"时,徐老蔫答:"这还不懂,搞过
对象的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说出傻样这个词,那就百分之八十了。"还有"幸福是什么?遭罪。"徐老蔫对马丫的一系列揶揄调侃,善意的捉弄,是爱到极致时的一种逆向表现,巧妙地烘托出老蔫对马丫的一往情深。
  再有就是赵本山的语言极具喜剧意识,他在一系列小品中扮演了形形色色的喜剧人物,其年龄、身份、形象、性格各不相同,只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主人公万变不离其"丑",扮相"丑"、语言"丑"、动作"丑",他一本正经地扮演着一个个丑得不能再丑的形象,其结果却为广大观众奉献出令人心旷神怡的喜剧美。如在《相亲》中赵本山为徐老蔫设计了蹒跚的步履、不时还低下头用脚尖蹭地等等形体语言,这些观众不觉丑,只感到好笑、逗乐,让人感到人物善良的本性和真实。
  "笑的制作者是可敬的,赵本山及其小品艺术拨动了时代的笑神经,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个大规模的笑的时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对赵本山的小品艺术非常欣赏,他说:笑也需要一个由头,赵本山小品给人们提供了这个由头,艺术家经过高超的艺术,善良的挑逗,使人们开怀大笑,放松身心,愉悦情感,从农民到教授谁不需要会心地一笑呢。
    辽北小品在舞台上已经活跃了十几年,十几年里,中国观众在黑土文化酿造的笑声中不知有过多少陶醉,十几年里,以赵本山为代表的辽北小品艺术家们却无日不在苦苦求索,不断地创新、超越、提升自己,为观众捧出一个又一个艺术精品。


                      一帮“农民”打造了“赵本山”

忘了什么?
二人转演员都有绝活儿
  丫丫,你可是咱这传统地方艺术未来的希望
看,你乐了吧

    提起赵本山、潘长江、范伟、高秀敏这些著名小品演员的名字,国内无人不晓。但提起崔凯、张超、张惠中、何庆魁、李春明、乔杰等人的名字,却鲜为人知。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小品只所以能够历时十余年全国走红,跟这些作家、编导们的长期艺术创作与默契配合密不可分。
    同赵本山一样,这些作家、编导们都来自于东北广袤的原野,其中大部分人原本就是农民。他们不仅熟悉赵本山,更熟悉这里的农村、农民和这块带有温度的黑土地。多年来,由他们组成基本固定的写作导演班底,一直根据赵本山等演员的特长,量身定做,实行编、导、演一条龙创作方式,使演员们的艺术表演天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东北小品艺术形象。赵本山曾在不同场合说过"没有他们就没有我赵本山的今天"
    地方戏作家、原铁岭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李忠堂是以赵本山为代表的辽北小品创作队伍的领路人、伯乐和良师。
    1982年,李忠堂与被他带出山村、时任铁岭民间艺术团副团长的崔凯共同创作了拉场戏《摔三弦》。剧中的主角是一位盲人,表演难度较大。由谁来扮演呢,李忠堂便想到了赵本山。当时赵本山还是铁岭县莲花乡一个农民,被西丰县剧团借调做临时演员。因他演过一个二人转《包公断后》给李忠堂留下深刻印象。在《摔三弦》这出戏里,赵本山把盲人形象刻划得惟妙惟肖,征服了广大观众。《摔三弦》摔出了一个赵本山,李忠堂、崔凯和导演张超都为他的艺术悟性感到惊叹。随后赵本山便被正式调入铁岭市民间艺术团,开始了他作为一个专业演员的艺术人生。
    1987年铁岭著名编导李春明创作了一出拉场戏《大观灯》。戏中的盲人和瘸子两个角色分别由赵本山和潘长江出演。正是这出戏把赵本从铁岭带进了沈阳,让省城的观众笑破肚皮、笑岔了气。火爆到一连演了300多场,场场爆满,这在辽宁戏剧史上是没有过的。也就是在那个时期,以赵本山为代表的铁岭民间艺术家们为以后小品这一戏剧样式走进艺术殿堂和千家万户奠定了基础。
    一个艺术品种的诞生,既有社会文化积淀的因素,也离不开作家的具体创作活动。有过二人转创作和导演经历的地方戏作家崔凯是辽北小品创作的开山人。1987年他创作的小品《如此竞争》使辽北小品在风格和形式上开始走向成熟。
   
《如此竞争》是赵本山演出的第一部小品。在戏中,赵本山与巩汉林以精湛的演技,把互相拆台的两位小贩的形象表现得入木三分。这部小品开创了辽北小品机智幽默的风格特征,并推出了能够运用自己的表演天才最大限度张扬这种风格的笑星赵本山。
  
此后赵本山和铁岭民间艺术团二人转演员李静合作,联袂演出了张超、乔杰为他们创作、导演的小品《1+1=?》,摘取了东北三省首届民间艺术节最高奖。在这部小品中,赵本山塑造的胆小怕事、机智幽默的农民形象,展示了他艺术才能的另一面,编导们也发现了他表演中小狡猾大善良的蔫哏特点,决定按照这个风格为他开辟新的戏路。
    然后,张超又为赵本山创作出小品《相亲》。1990年赵本山带着这个小品第一次走上中央电视台节目晚会,在全国观众中引起了轰动。这出戏里徐老蔫的形象成为赵本山蔫哏表演风格的代表。从《相亲》到《小九老乐》,再到《征婚》,三部小品连续三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炸响,形成了赵本山的蔫哏系列,也成为赵本山小品艺术的一个里程碑。
    1997年以后,辽北小品艺术家群体中多了两个引人注目的人物,这就是何庆魁、高秀敏夫妇。何庆魁,这位在松花江畔当了20年渔民的作家,跟赵本山一样的出身,一样的真实,一样的聪明和一样地热爱生活。正是因为这点,他与老赵成了铁杆朋友和搭档。何庆魁与赵本山第一次合作的小品是《红高粱》,后来又有了《拜年》、《昨天、今天、明天》、《钟点工》等。两位搭档在春节晚会中先后获得了五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
   
现任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崔凯说,是因为黑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编、导、演互相配合,缺一不可,而且都有敬业精神,都有一股执着追求的劲头,才使得文艺舞台这股东北风刮得很长、刮得很强。
    东北黑土地为中国小品舞台培育了一批杰出的编导和演员,辽北的小品为全国人民生产着热烈健康、酣畅淋漓的笑声。

   


                   
绽放在黑土地上的艺术奇葩

    辽北为什么能产生赵本山,产生东北小品艺术?东北小品造诣极深的作家崔凯一语道破天机:具有浓郁辽北风格、使全国人民笑得前仰后合的铁岭小品,它的母体就是充满原野气息的东北二人转,二人转的说口、包袱是铁岭小品的雏形。
   
象本山不?

  看过“二人转”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东北小品与“二人转”的传承关系。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二人转的演出形式,有“唱大车店”、“唱秧歌会”、“唱茶社”、“唱屯场”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演出方式是“唱屯场”,因此它就是老百姓身边的艺术,场院、炕头十几人转坐一堆,二人转就登场开演了,这就是东北农村的文化生活。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男女二人男的化装成丑,女的为旦,一丑一旦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二人转的音乐唱腔极为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在表演上要求做到“唱得好听,舞得优美,逗得风趣,扮得逼真,绝活精湛”,五功综合,雅俗共赏。

   
三百多年来,东北“二人转”就象一朵朴素的野花,在东北民间傲然开放。它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曲调,没有考究的服装和道具,没有豪华的舞台和背景,就是一种简单、原始、粗野、热烈的民间艺术,但倾倒了千千万万的东北人。东北人有句话,“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二人转孕育了今天的铁岭小品,培育了辽北的小品艺术家。
    赵本山的老家在铁岭市开原莲花乡,那里虽然偏僻、贫穷,却以村民爱唱、爱“浪”(东北方言,意近“美”)、爱说爱笑而闻名,堪称“二人转之乡”。村人老老少少差不多都会唱二人转,而莲花村莲花街的大户赵家,又是这里的主角,赵家擅长吹拉弹唱的人真不少,赵本山的母亲、姐姐都爱唱,而且唱得有腔有调,有滋有味儿,赵本山的堂叔赵德贵唱二人转十里八村都有名,赵本山盲二叔赵德明说书讲古,吹拉弹唱,无所不能。日久天长,耳濡目染,培育了赵本山最初的艺术灵感和天份,他从开始学说话,就学会唱二人转,
从开始学走路,就学会了二人转里对各色人等的模仿,吹拉弹唱,也是无所不精、无所不通。
转手绢是二人转演员的基本功


    赵本山小品创作班底的人也几乎都是二人转出身。从李忠堂、崔凯、张超到何庆魁,虽然不是二人转演员,但是个个唱得字正腔圆,韵味十足,高秀敏、李静和赵本山一样都是她们原来所在地方戏剧团的台柱子。
    东北小品里一个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了合辙压韵的二人转式说口,即韵律化的对白。比如赵本山的成名作《相亲》中,徐老蔫一上场就是一段二
人转的“说口”:“我儿子净整这路事儿,让我这当爹的替他相媳妇,现在都啥年代了,我这当老人的还掺合啥劲儿。不来吧,他就跟我来气儿,俺那儿哪点都好,就是有点驴脾气儿,这也不怪他,我也这味儿。”马丫上场,也是一段二人转“说口”:“现在的年轻人净出新花样儿,让我这当妈的替她看对象儿,看就看,这老丈母娘看姑爷,那也在讲儿。” 原铁岭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李忠堂说,二人转语言有独特的喜剧韵味,小故事成段,语言成串,幽默成片。
    赵本山小品作者何庆魁也说:赵本山小品里的“包袱”是淋漓尽致发挥了二人转中丑角艺术这一民间喜剧形态,小品里的“笑料”有的就是从二人转直接拿过来的,有的经过再创作,直到现在我也是一有时间就跑到铁岭或者沈阳的小剧场看二人转、吃“母奶”,东北二人转这一地方戏种之所以能产生东北小品,就是因为东北话接近于普通话,全国各省的人都能听得懂,同时又有一定的东北地方口音,过去东北话是笑料,由于东北小品的受人喜爱,如今成为一种韵味。
    的确,正是因为植根于东北二人转这一具有300年历史的民间艺术,正是因为赵本山等人具备二人转演员深厚的艺术表演功底,才成就了今天的东北小品。


                  余秋雨点评赵本山:“赵本山是个大艺术家”

    十几年前,来自东北黑土地的农民演员赵本山,把乡间的笑声带上了受国人瞩目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使辽北小品这一带着原生态的幽默诙谐和泥土芳香的新鲜艺术样式,跻身于中国最高艺术殿堂,并在瞬间博得全国电视观众的满堂喝彩。
    毋庸置疑,喜剧笑星赵本山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获得国人最多笑声和掌声的小品演员,甚至有人把他称为中国的“卓别林”。

著名学者余秋雨

  著名学者、原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余秋雨先生以一个戏剧理论专家的挑剔和独到眼光,将其目光长久地停留在赵本山身上。12年前,他曾说过,赵本山是个大艺术家;12年之后的今天,他说:“赵本山的确是个大艺术家,今天他的表演更加炉火纯青。12年前被我们惊叹的艺术家,12年后成为被全国人民惊叹的艺术家。”   
   
最近在铁岭召开了全国第二次赵本山小品艺术研讨会,会上,余秋雨先生给予赵本山及其小品艺术以极高的评价:好多艺术家都是由民间产生,赵本山是个大艺术家,他在刚刚出名的时候我就有这个感觉。我真希望中国能有更多的文化名人,由每一个文化的起点出发,不断地提升、提升,然后他和他生活的那块土地上的文化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小品剧作家崔凯告诉记者:“1990年第一次赵本山小品艺术研讨会在桂林召开,大家都没有想到余秋雨先生真能应邀到会,那次是他第一次看到赵本山表演小品,评价很高,当时我建议让赵本山去上海戏剧学院进修一下,余秋雨先生连忙说,万万使不得,上戏每年培养出上千名学生,但培养不出来赵本山,赵本山不是需要到戏剧学院进修的问题,相反他应该是戏剧学院教授研究的对象。”
    余秋雨不是北方人,但他对北方文化的理解却是那么地深刻:赵本山把东北人的苦难变成了笑声,苦中作乐是一种境界;中国人的苦难太久、太久了,人们是多么地需要笑声啊。这诗一般的语言是余秋雨用来形容东北小品和二人转的。“有些人以为只有外国文化是文化,我们脚下的都不是文化。文化艺术如果达到更高境界,回过头来,是需要这些东西的,立足本土的文化在现代文化研究上是至高的标准,文化的回归趋势,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自我确认。我脚踩的土地很美,我脚踩的土地也可以给我鲜花,而不需要从荷兰买来。”
    真正的大作品一定在乱石嶙峋的海滨,而不是大理石修过的海滨;真正的大海一定有好多泥沙,真正的民间艺术也可以有泥沙。余秋雨认为,赵本山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的欢迎,这是一个远远超出许多理论家思考之外的问题,过去的文艺理论没有哪一章哪一节能解释得了赵本山现象,这个艺术现象将会被以后的理论工作者去研究和总结。
   
余秋雨说,我很早就接受了西方的接受美学,这个观念对我根深蒂固。“被接受”状态就是一个标准,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看待赵本山现象,许多问题就有了答案。中央电视台现在懂了,评判栏目的标准是收视率,这比任何奖项都重要。对于许多演员来说,春节晚会那天的心理是很脆弱的,那天晚上的考验是很残酷的,被接受与不被接受都在那天晚上。赵本山现象处于一个非常宏大的接受状态,全国几亿人、长达十余年地需要和喜欢赵本山小品,如果漠视这一点的话,是对审美现实的拒绝,那就很难研究美学和艺术了。人们把那天的情感都放在那儿了,如果你不承认赵本山,就是在说,中国几亿观众那天晚上快乐错了?现在很难找到连续多年受到这么多人欢迎的演员了。赵本山为中国人那么长时间地接受,构成了中国人当代的心理审美史,经受了这种考验,还不 是大艺术家的话,什么样才是大艺术家?大艺术家何年何月能产生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