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4月22日电 近些年来,老工业基地沈阳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改造工程。城市环境变化之大让老百姓普遍满意。然而,随着一座座高楼的峻工,一块块公共绿地的增加,慕绥新、马向东等巨贪在城建土地批租、项目审批过程中,因大肆收受回扣和贿赂而受到查处,影响恶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现有体制下,城建成了腐败行为的高发区,沈阳市的城市建设该向何处去?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究竟价值何在?记者于近日就城建当中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采访了沈阳市建委主持工作的副主任秦文军。
记者:在慕马大案中,有很多腐败行为与城建有关,您对慕马案之后大规模的城建是怎么看的呢?
秦文军:的确,慕马大案中有相当一批干部是在城建中出现腐败案件而被查处的,但不能因此就不敢搞城建了。要以改革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城市建设,思想解放程度越高,城市建设就搞得越好,地区经济就可能会得到较快发展。城市建设对于一个中心城市的发展事关重要。从沈阳的实际来看,不能因为原市政府一些领导个人出了问题,就全面否定城市建设工作,就不敢搞城建了。
2000年,沈阳市收回的土地出让金仅有7000万元,清除慕马腐败分子后,沈阳市有关部门对工程审批和土地批租进行改革,建立监督机制,杜绝权钱交易,去年全市土地出让金收回10亿多元,是上年的15倍,城建基础设施配套费4.4亿元,是上年的近6倍。由此可见,惩治腐败以后,城市建设将获得更好的资金保障。这也坚定了我们进一步搞好城建工作的信心。
记者:那么,如何预防、杜绝城建当中产生的腐败现象呢?
秦文军:在城市建设中,必须对审批制度、工作方式进行改革,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杜绝暗箱操作,加强监督。
记者:我们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来打好这场战役?
秦文军: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城建中将特别注重挖掘城市历史积淀,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和内涵,让历史文化资产大幅增值,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在资金筹措方面,着眼于盘活国有资产来获得城市改造资金。在绿化方面,今年的绿化工程坚持规划先行、质量第一的原则,要干就干一流的工程,所有的绿地建设都请专家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设计。
记者:我们为什么要投这么多资金,下这么大力气来进行城市改造?
秦文军:城市改造绝不是干些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问题,改造是为了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在慕马腐败大案尘埃落定之后,沈阳市新一届领导班子领导全市人民经过一年苦干,集中各方面智慧,形成了关于沈阳发展的一系列新思路和战略,其中之一便是通过城市改造,进一步提升沈阳中心城市的地位,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营建北方最佳投资环境城市,使沈阳成为入世后最受益的中心城市之一。
沈阳是我国老工业基地,面临入世和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挑战,原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已远远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在外商投资重点由南向北推进势头明显、中国经济加速与国际经济接轨的今天,哪座城市的环境(包括软硬两个方面)最好,哪座城市就具有投资吸引力,而哪座城市吸引投资越多,就发展越快。今年沈阳开展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城市改造和绿化工程,出发点就是落在加快经济发展上。
记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就是每年拿出巨额资金搞城建究竟值不值?
秦文军:当年上海每年拿出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搞城建,促进了城市环境和功能迅速改善,一跃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地区,当年搞城建拉下的债务,仅占现在财政收入的7%。沈阳市去年利用外资额和财政收入出现大幅增长,GDP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如果没有30多亿元的城建规模,实现上述目标恐怕会受到影响。
对照国内各大城市,沈阳的城建投资欠账非常多。最近我看了报道,上海今年城建投资额达300亿元,广州150亿元,深圳110亿元,杭州100亿元,而沈阳今年尽了最大努力,城建投资额比去年增长一倍,也不过60亿元。同样作为大城市,广州修建机场计划投资200亿元,沈阳扩建桃仙机场投资不过十来亿元,档次跟人家不可同日而语。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是正确的,但是,敢不敢在财政中拿出一定数量的钱用于城市建设,体现了领导者思想解放的程度。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一旦启动,就会拉动一系列相关产业,带动就业、税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种一亩地收入不过200元,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为农民提供大量新的就业岗位,沈阳的建筑市场每年吸纳打工农民数量,占来沈打工总人数的70%以上,一个农民在城里打工,一年能挣数千元,经济收入要远远超过种地。
(新华网辽宁频道记者石庆伟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