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辽宁省西部五市对外开放的前沿和窗口,也是锦州建设铃型现代化港口城市的重要一端。经过八年的开发建设,已经进入了快速跳跃式发展时期,15平方公里范围内实现
“七通一平”,港口、仓储、工业、商住、旅游五个功 能区已具规模。目前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公共设施齐全,社会服务体系完善,“三区一体”景色怡人,建成区环境整洁优美。她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美丽富饶的辽西走廊上。她具有的强大的经济辐射能力和吸纳能力,成为东北亚乃至国内外开拓占领市场,实现优势互补、配置资源、物资中转集散和生产要素流动组合的彩虹地带。
开发区区位优势显赫,交通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载体存量厚重,投资政策优惠,中介奖励丰厚。欢迎各位朋友到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兴业、共创美好明天!
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成立,1993年3月15日经辽宁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全区行政辖区73.8平方公里,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7.2公里。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面对大海,背靠东北腹地,怀抱锦州国际商港和笔架山风景区。
1、优越的地理位置 锦州开发区位于东经121°4′、北纬40°48′的渤海湾畔。地处辽宁省的西南部,是中
国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点。距锦州市区34公里,辽西五市环绕周边,南临渤海,西连京、津、唐,东接辽宁中部城市群,北靠辽阔的东北腹地,在辽宁省“两点一面”的开放格局占有重要地位,是辽西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前沿。
2、良好的自然环境 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势平坦,大部分为平地,山地极少,全区最大标高为4.22m,最小标高为1.12m。锦州开发区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4℃,年平均降水541.5mm,无洪水、海啸、台风历史。全区海岸线长17.2公里,近海滩涂2万亩,耕地3.8万亩,盛产高粱、玉米、海蛰、对虾、螃蟹、赤贝,是辽西地区最大的水产品基地和著名的渔米之乡。

3、发达的立体交通 锦州是连接中国东北、华北的交通枢纽,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便利发达,已经形成了中国现代化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公路:102国道、京哈高速公路擦区而过,以距开发区6公里的七里台为中心,锦州至北京、天津、沈阳、长春、哈尔滨、阜新、朝阳等地一点四射的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开发区距北京460公里,距沈阳198公里,距阜新117公里,距朝阳93公里。
铁路:开发区高天地方铁路与京哈铁路大动脉相连并直通锦州港码头。仅距我区6公里的我国第一条快速客运双线电气化铁路——秦沈客运专线正在建设之中,并有沈山、锦承、锦赤、沟海、大郑等8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
海运:锦州港座落在开发区内,是中国最北端港口,属国家一类开放商港,是辽西地区及其广阔腹地通往世界重要门户,是辽宁西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吉林两省西部经济、合理、便捷的出海口岸。现有八个1~5万吨级泊位,港口年吞吐能力1000万吨,具有集装箱运输和杂货、油品及化工产品的装卸仓储运输多种功能。根据中国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锦州港总体布局规划”,锦州港将建港池五个,万吨以上泊位60个,总吞吐能力6000万吨以上。锦州港将建成大型油品大港、区域性杂货港、综合性集装箱港。目前二港池正在建设之中,将新增1.5万~3.5万吨级泊位13个,年吞吐能力1600万吨,届时,锦州港将成为北方具有第三代港口特征的多功能区域枢纽港。
航空:锦州机场距开发区仅24公里,现已开通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青岛、大连、成都、昆明等10多条航线,是辽西地区唯一达到民航4C级标准并可起降大中型客机的机场。
4、完备的基础设施 建区以来,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总投资50亿元,先期开发的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实现“七通一平”。全区共建成城市化道路21条、57公里,电话装机容量达到10000门,日供水能力达到11000吨,新增日供水能力50000吨的供水工程正在建设之中,65公里的排水管线均已建成,供电能力达到28000千伏安,集中供热能力达到150万平方米,区域绿化面积达到38万平方米。标准工业厂房、仓储设施、保税仓库已全部交付使用。目前,开发区总体规划的港口、仓储、工业、商住、旅游五个功能小区粗初规模,现代化海滨新城区雏形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