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居室庭院
满族的四合院,宅院周围皆以木、石、砖筑成围墙。大门里设有影壁墙。房屋坐北朝南,南门多开在东间。四壁皆以砖、石砌筑而成。房顶覆土盖草或覆盖瓦片。正房三五间不等,院内东西各建两间或三间的厢房。前为门房,中间开门以通内院。居室内建有锅台和火炕,炕与烟囱相通。烟囱为圆状,设在东西两侧,拔地而起高过房檐头。正房南北皆有窗户,为上下开合。上扇窗户多为木条刻上“云子卷”或“盘长”型状的花格,外面糊纸,并能开合吊起;下扇多镶玻璃。房门皆为双层门,内门为两扇木制板门,门上有木插销;外门为单扇,上端为方块花格,外糊纸,下部为木板,俗称“风门”。室内西间为居室,南北炕相通,西炕与南北炕同宽,俗称“万字炕”或“连二炕”。在北炕中间设置有吊搭板与炕同宽,吊搭板上端刻方块式花格,下部为木板,晚上睡觉时放下,白天吊起来。南炕西首安放炕柜叠放被褥,西炕放大板箱,上放置供匣或帽筒、胆瓶及化妆台。每当春节祭祖时放供器或供品。满族风俗以西为尊,俗称“上屋”,西首是供奉“窝辙库”(满语即神龛)的地方。北炕放对箱装衣物。靠西炕前放八仙桌,摆放茶具。
比较讲究的满族人家,在炕沿下镶木板镌刻的云子卷炕裙子装饰。屋地铺大青方砖。在庭院东西两侧,建有“哈什”,即“仓房”,还建有阁式楼,即“苞米仓子”,楼上存放苞米棒子,楼下放车辆农具等物,一举两用。
院内影壁墙东南角。竖一索罗杆(谓之神杆)。索罗杆与汉族所立灯笼不同。灯笼杆上端设置有挂灯笼的挑杆和风车轮,在风车轮下边悬挂一缕青穗看风向。而索罗杆顶端则安放一个锡斗(有木板做成的方斗型),内装切碎的猪肠、心、肝、肺和五谷杂粮,在锡斗下边挂一根猪的颈骨。索罗杆的地面四周,不能堆放杂物和拴牲畜,必须保持洁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