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民间刺绣

  满族民间刺绣源于民间印花布,印花布来源于民间剪纸。在很早以前,满族多用油纸镂版刮浆、豆粉合石灰漏染白布,使白布成为蓝底白色图案的“麻花布”,作包袱皮、头巾、门帘、被面、围裙、幔帐、幔腰等。我结婚时,母亲就给我做了一床麻花布的新被和一床褥子。“麻花布”的图案精美,构思巧妙,大多有圆形或棱形的图案。布的质量粗厚,多用手工纺织的“家织布”,非常耐用。近年来,这种仿“麻花布”的衣服又在市场上出现,只是花、图案更加精美罢了。
  受苏绣的影响,在满族中逐渐形成具有北方特色的满族刺绣。满族刺绣多用于枕头面、幔帐、门帘、围肩、袖头、衣襟、鞋帮、兜肚、手帕、香荷包等日常生活用品。满族女孩自幼就学刺绣、描画,自画、自绣。过去闺女出嫁,婆家不仅看姑娘的家风、人品、还要看是否有一手好的针线活,特别是炕上的针线活。
  满族民间刺绣实用性很强,在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饰上到处可见,而且在这些绣品上的图样多有明显的吉祥含义。像枕头面上图案有飞禽走兽、花草鱼虫、人物故事、各样花边等等。我幼年时枕头图案是桃和荷花。桃象征长寿,荷花表示纯洁。满族民间刺绣不仅在日常生活用品上到处可见,就连老年人去世时穿的“寿鞋”也在鞋帮上绣上一朵玫瑰花,鞋底绣一副“梯子”,意思是上天堂,不受罪。
  满族民间刺绣品具有强烈的民族、地域特色,造型夸张、粗犷、拙朴、色彩艳丽,冷暖对比强烈,构图细腻、温和、善良,具有朴实的情感和吉祥如意的情调。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及新华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电话:86-024-86893947
广告:86-024-86891825、86896640、86893947
CopyRight:XINHUA NEWS AGENCY 制作单位:新华社辽宁网络办公室,